學校食堂需提防三類食品安全事故
最近有報道稱食堂頻頻被黑作坊攻陷,很多學校的食堂采購的食品均來自衛生條件差、食材有問題、食品存在安全隱患的黑作坊,這讓廣大消費者紛紛表示不理解。學校食堂通常都是在食物采購選擇方面有著較強的規定,但為何總是采購一些黑作坊生產出來的食品呢?相關部門對此也是進行了一系列的調查。
近日省食藥監局也是發表聲明,在杜絕黑作坊走進校園的同時,廣大學校食堂、教職工食堂以及其他單位食堂等,都要排查隱患,防止微生物、亞硝酸鹽、植物性食物中毒等三類食品安全事故。
目前社會上有很多企業單位均在食堂就餐,食堂就餐人數眾多,影響面極廣,尤其是學校食堂。因此食堂的食品安全問題將變得尤為重要。
監督人員提醒,預防食品安全事故,學校食堂尤其應注意以下三類食品安全事故:
防止微生物引起的食物中毒。學校食堂要對易受微生物污染的食品及原料,進行徹底加熱,食用魚、蝦、貝等海產品要謹防副溶血性弧菌食物中毒,食用罐頭、腌漬、發酵食品要謹防肉毒桿菌食物中毒。
防止亞硝酸鹽引起的食物中毒。學校食堂應從正規商場、超市購買食鹽,注意包裝標識,嚴禁購買、使用工業用鹽,不使用來歷不明的“鹽”類物質,嚴禁使用亞硝酸鹽。學校食堂不使用腐爛變質蔬菜。制作腌菜時鹽要多放些,至少腌漬15天以上才能食用。
防止植物性食物中毒。食堂應盡量避免加工四季豆、扁豆類食品,馬鈴薯需貯藏在低溫、無陽光直射的地方,不使用發芽或青皮土豆制作菜肴,不購買和食用不認識的菌類和野菜等。
學生在食堂就餐之后,若發現身體不適,應及時反應給老師或者同學,若出現一定規模的學生出現問題,應及時送至醫院治療,并對食堂食品進行檢測,找到問題根源,并依法對責任人進行處罰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