產品類別 Product classification

食用油中黃曲霉B1檢測方案
產品詳細描述
黃曲霉素b1。黃曲霉毒素是由黃曲霉,和寄生曲霉中產毒菌株所產生的有毒代謝產物,b1是其中一種。黃曲霉毒素具有很強的急性,及慢性毒性及很強致癌性。
黃曲霉毒素主要污染糧、油及其制品,其中受污染最嚴重的是花生、棉籽、玉米及其制品;其次是稻米、小麥等。在于對人及動物肝臟組織有破壞作用,嚴重時可導致肝癌甚至死亡。在天然污染的食品中以黃曲霉毒素B1最為多見,其毒性和致癌性也最強。B1是最危險的致癌物,所以不要食用含黃曲霉素的食物。
食用油一般使用花生、玉米、小麥、豆類、堅果類、肉類生產,這些是會給黃曲霉毒素污染的。
黃曲霉毒素(Aflatoxins).是黃曲霉和寄生曲霉的代謝產物特曲霉也能產生黃曲霉毒素,但產量較少.產生的黃曲霉毒素主要有B1,B2,G1,G2 以及另外兩種代謝產物M1,M2.其中B1是最危險的致癌物,經常在玉米,花生,棉花種子,一些干果中常能檢測到。它們在紫外線照射下能產生熒光,根據熒光顏色不同,將其分為B族和G族兩大類及其衍生物。AFT目前已發現20余種。AFT主要污染糧油食品、動植物食品等;如花生、玉米、大米、小麥、豆類、堅果類、肉類、乳及乳制品、水產品等均有黃曲霉毒素污染。其中以花生和玉米污染最嚴重。家庭自制發酵食品也能檢出黃曲霉毒素,尤其是高溫高濕地區的糧油檢出率更高。
黃曲霉毒素Bl的半數致死量為0.36毫克/公斤體重,屬特劇毒的毒物范圍(動物半數致死量<10毫克/公斤=它的毒性比氰化鉀大10倍比砒霜大68倍).它引起人的中毒主要是損害肝臟,發生肝炎肝硬化,肝壞死等.臨床表現有胃部不適食欲減退,惡心嘔吐,腹脹及肝區觸痛等;嚴重者出現水腫昏迷,以至抽搐而死.黃曲霉毒素是目前發現的最強的致癌物質.其致癌力是奶油黃的900倍比二甲基亞硝胺誘發肝癌的能力大75倍,比3,4苯并芘大4000倍.它主要誘使動物發生肝癌也能誘發胃癌,腎癌直腸癌及乳腺,卵巢小腸等部位的癌癥.
【產品簡介】
本產品系采用膠體金免疫層析法構建的食品安全域POCT(即時檢驗)產品,用于現場檢測(或實驗室快速檢測)食用油中的黃曲霉毒素B1。
本品具有靈敏度高、特異性好,并且操作簡便的特性,不需要任何儀器設備,通過肉眼直接判讀結果。
【樣品處理】
食用油
稱取3g食用油樣品,先加入7.5 mL石油醚混合1min,再加入7.5 mL 50%甲醇-水(甲醇:去離子水=1:1),充分攪拌混合3min,4000rpm離心10min,取適量最下層液體按體積比1:1與樣品稀釋液混勻(檢測限為10ppb)。
檢測限(ppb) | 10 | 20 | 20 | 40 | 50 | 60 | 70 | 80 | 100 |
上清液:樣本稀釋液(V/V) | 1:1 | 1:3 | 1:5 | 1:7 | 1:9 | 1:11 | 1:13 | 1:15 | 1:19 |
【使用步驟】
測試前先完整閱讀使用說明書,并將檢測板和待檢樣本溶液恢復至常溫(20~25℃)。
1、仔細閱讀使用說明書,在未做好準備前請不要打開鋁箔袋,打開后請在一小時內使用。
2、從包裝袋中取出檢測板、一次性滴管,置于水平桌面上。在檢測板上標記待檢樣本(或標準品)編號。
3、用一次性吸管緩慢垂直滴加2滴樣本(約60 μL) 于加樣孔,加樣后開始計時。加樣后切勿移動檢測板,5~8分鐘判讀結果(環境溫度20到25℃左右)。
陰性(-): T 線(檢測線,靠近加樣孔一端)顯色,表明樣品中黃曲霉毒素B1濃度低于檢測限或不含黃曲霉毒素B1。
陽性(+):T 線無顯色,則表明樣品中黃曲霉毒素B1濃度高于檢測限。
無效結果:未出現 C 線(對照線),可能是操作不當或檢測板已失效。應再次閱讀說明書,并用新的檢測板重新測試。
【注意事項】
1.請勿觸摸檢測板中央的白色膜面;
2.請勿使用過期的檢測板;
3.切勿重復使用配備的滴管,以免交叉污染;
4.切勿食用配備的試劑。
【精密度】
同時用本產品和黃曲霉毒素B1 ELISA檢測試劑盒對250份樣品包括130份陰性樣本和120份陽性樣本進行檢測,結果表明本產品與黃曲霉毒素B1 ELISA檢測試劑盒的結果符合率為92.5%。
【貯存條件】
4℃~25℃避光保存,切勿冷凍。